正在阅读:四川南部县:多泥土气少书生气 当合格大学生村官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南部新闻 / 正文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四川南部县:多泥土气少书生气 当合格大学生村官

转载 admin2017/08/28 21:51:50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网络 作者:南部印象网 85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融入难是大学生村官群体面临的普遍难题。融得进村,干得了事,自然能赢得村民信任。(8月27日《人民日报》)

要想火车跑得快,要有一个好车头。大学生村官是向基层党组织输送的新鲜血液,是现代农村急需的人才。现在的农村,在家的人,能人更少,如何建强组织、如何发展产业是盲区,也是难点。大学生村干部他们有知识、有思想、有闯劲,这些正是发展中的农村地区急需的。“到农村去”,成为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,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。

然而,当丰满理想撞上骨感现实,当课本知识遇到人情经验,大学生村官难免出现“排异反应”、会有“水土不服”的现象。怎样才能尽快转变角色,融入农村,只有少说多做,撸起袖子加油干,才能够使自己成为主动,在基层这片沃土上有所作为,建树累累。

沉下身子,把群众当亲人。从机关门进入群众门,面临的困难多,难度大,但作为一线工作的“领头羊”,不主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,同吃一桌饭,就等于在工作的方向和方式上“脱了轨”。只有放下书生意气,脱掉皮鞋,穿上运动鞋,深入田间地角,深入群众家门,培养与群众的“共同语言”,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,才能听到基层最真实的声音,才能做到工作上的有的放矢。

放低姿态,把群众当老师。只有了解村情民情,才能把话说到点子上,把事做到村民心坎里。大学生村官不是“外来者”,也不是“看客”,是村级党组织的一员。要向班子成员学习,要向群众学习,学好“实战”经验,了解基层的基本情况、民风民俗,学习基层的先进经验、典型做法。以“主人翁”的态度,用心、用理、用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。

放下身段,把公事当家事。消除了身上的书生气,村民才会打消对大学生“中看不中用”的偏见,真正从心底接纳和信任。主动打扫卫生,主动修理电器,主动承担电脑打字等工作,做出样子,以身作则,带领大家一起干,一起做,力所能及地实干苦干,踏踏实实干好每一天、每一件事,赢得群众的赞扬好评。(南部县 王三评)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